编辑|影子红了
文|影子红了
近日,73岁的唐国强继阅兵感动全网后,又因一次《出师表》的深情朗诵而让他再次征服亿万观众!
一个符号的诞生
唐国强之所以会火,并不全是因为演技,而在于他通过一系列无可替代的角色,让自己成为了中国历史与集体记忆的一个强大“容器”。
这个过程,充满着戏剧性的偶然,他能成为那个无法超越的诸葛亮,本身就是个意外。
当年拍摄94版《三国演义》,诸葛亮的第一人选其实是濮存昕,只因档期冲突而失之交臂。
展开剩余90%唐国强最初去剧组,试的是周瑜的角色。但当导演看到他穿上戏服的扮相后,灵光一闪,让他粘上胡子,再试试丞相的感觉,就是这次临场发挥,彻底改变了他的演艺轨迹。
那个羽扇纶巾、运筹帷幄的形象,不仅是他从“奶油小生”标签中挣脱出来的关键一跃,更是他成为“历史符号”的真正起点。
自此之后,他的脸,开始与中华文明中最深刻的智慧与忠诚联系在了一起。
如果说诸葛亮为他奠定了古典历史的基石,那么超过四十次扮演伟人的经历,则将他的形象与现代中国的建构叙事牢牢烙印在了一起。
这种反复的“烙印”,让他的个人形象与国家记忆产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
这也解释了为何在9月3日那天,当他仅仅是身着一件朴素的白衬衫,笔挺地坐在观礼嘉宾席上时,就能引发山呼海啸般的感慨。
网友那句刷屏的“如今盛世,如您所愿”,早已超越了对一个演员的评价,而是将他视作一个可以跨越时空对话的历史信使。
再加上他几乎“全景扫描”式的帝王将相履历,从《南越王》的秦始皇,到《贞观长歌》的唐太宗,再到《雍正王朝》里深沉的四爷,他几乎成了普通观众理解中国古代史的视觉“代理人”。
“半部中国史的演绎者”这个称号,正是这一系列符号不断叠加后,最终铸就的坚固人设。
光环下的凡人俗事
然而当公众习惯了那个完美的符号后,任何属于“凡人”的瑕疵,都会引发剧烈的认知失调,从而在光环上划开一道道裂痕。
多年来,那个“渣男”的标签如影随形,1989年,他与第一任妻子孙涛离婚,随后孙涛的不幸离世,让他长久地背负着因婚内出轨导致前妻轻生的骂名。
一边是公众长期的道德指责,另一边则是多年后其女唐莉的澄清,女儿出面解释,父母分开是源于感情问题和误会,而母亲的悲剧,更多是由于她自身心理压力过大,性格上有些“心胸狭窄”。
我们无意做出最终审判,但这段悲剧无疑成了他公众形象中一个难以愈合的“伤口”。
另一个巨大的争议点,是他晚年的商业行为,有人指责他“爱捞金”,接了大量广告,其中不乏存在争议的产品。
甚至他还参加了《这就是我的西游》、《王牌对王牌9》等综艺节目,这与其早年所坚持的“少上综艺”的艺术初心似乎背道而驰。
但在这套负面评价的背后,却并置着另一个沉重的身份:一位父亲的重担。
他与再婚妻子壮丽所生的儿子唐英涵,患有先天性的视力残疾,裸眼视力甚至不足0.1,为了给儿子治病,夫妻二人跑遍了国内外的医院,花费巨大。
当片酬不足以支撑长期高昂的医疗开销时,广告和综艺就成了不得不做的选择,这让公众的评判陷入了两难:是该苛责一位艺术家的风骨,还是该体谅一位父亲的责任?
最致命的拷问,则直指其身份的核心:忠诚。
关于他“已移民美国”的传闻一度甚嚣尘上,一些他在美国生活的照片被当成“证据”,回国参加阅兵也被一些声音指责为“蹭热度”。
这个指控直接挑战了他作为爱国符号的根基,但反驳的证据同样清晰有力:早在两年前,其经纪人就明确声明,唐国强一直是中国国籍,未来也不会改变。
国家话剧院授予的“终身荣誉艺术家”称号,对国籍有着极为严格的要求,而所谓的“美国定居”,也只是因为儿子在那边读书,夫妻二人偶尔前往陪伴的“短期居住”。
当表演成为终极解药
唐国强近期的口碑暴涨,其实就是一次极为成功的“身份缝合”。
他通过在两个关键的场合,将个人情感与精湛演技无缝融合,让观众心甘情愿地重新接纳了他的符号价值,并暂时搁置了对其“凡人”身份的苛责。
在天安门的那个清晨,他的身份是多重的:演员、受邀嘉宾,但更重要的,是他自己强调的——“退役老兵”。
他专注的眼神,激动感慨的神情,以及事后在社交媒体上那段朴实无华的发言:“作为一名老兵,看到我们的军队如此强大,由衷地感到骄傲和自豪”,这一切都被大众解读为超越表演的真情流露。
而他与周总理的扮演者刘劲那张并肩而坐、笑容亲切的合影,更是神来之笔。
网友们瞬间将角色关系投射到了现实中,仿佛看到了伟人与总理的搭档再度聚首,这种巧妙的情感链接,极大地强化了家国情怀的真实感。
还有9月15日,他在短视频平台发布的那段《出师表》朗诵,场景布置得极为简单,一张书桌,一身深色的中山装,没有任何花哨的特效,表演的全部力量,都来自于他自己。
光明网:“就得丞相本人来读!”73岁唐国强入驻抖音,动情朗诵《出师表》获百万网友点赞
他从平静的叙述开始,情绪层层递进,当念到“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时,声音已微微颤抖,眼眶泛红,最终潸然泪下。
这一滴泪,精准地击中了中国人的文化心理:“读出师表不哭者,其人不忠”。
这眼泪,瞬间被赋予了极高的道德价值,完成了从“演技”到“忠诚”的升华。
评论区“把我拉回三十年前”、“唐老师之后再无诸葛亮”的赞誉,说明观众在那一刻看到的,已经不是演员唐国强,而是穿越千年的孔明附体。
受邀参加阅兵,本身就是一种强有力的官方背书,有效瓦解了外界对其国籍和艺德的负面传闻,而《出师表》的动情朗诵,则完成了情感上的最终确认。
公众也乐于通过这些充满正能量的事件,完成与这位陪伴了自己几代人的“老戏骨”的和解。
最终,观众选择相信的,或许已经不仅仅是唐国强本人了,人们相信的,更是他所唤醒的那份跨越时空、沉淀在血脉里的历史情感与家国情怀。
而他作为一个演员的“自我修养”,或许就在于,要用尽一生,去学习如何驾驭这具被历史选中的“身体”。
文章信息来源
光明网:“就得丞相本人来读!”73岁唐国强入驻抖音,动情朗诵《出师表》获百万网友点赞
光明网:“就得丞相本人来读!”73岁唐国强入驻抖音,动情朗诵《出师表》获百万网友点赞
发布于:河南省配资操盘开户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