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10月,黄桥决战是陈毅元帅军事生涯中的一次重大胜利,给中国革命历史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在10月4日,韩德勤指挥的第89军开始进攻黄桥。韩军的独立六旅曾在淮南半塔集战斗中被新四军叶飞的第一纵队击溃,这使得他们对新四军心生畏惧,迟迟不敢推进。当天上午,韩军通过激烈的战斗占领了黄桥东部的发电厂,并在一些地点突破了黄桥周围的河沟,甚至开始用手榴弹攻击黄桥街头。
这时,陈毅亲自布置了反击方案,指示叶飞指挥的第一纵队在黄桥西北区域悄悄集结,准备出击。下午2点左右,韩军的独立六旅终于在旅长翁达的指挥下开始推进。最初,前队部队已经通过,随后翁达与他的随行官员乘坐高头大马抵达战场。叶飞向陈毅报告:“翁达出来了!独立六旅就在我眼前南进,他们毫无戒备,这正是一个最佳的突袭时机。我建议立即出击,将其一举歼灭。”
陈毅冷静地回应:“能否等他们更近一些?会不会太早?”叶飞解释道:“他们已经过去一个团,正是我观察到的敌人队伍,现在正是他们的后卫,我能确认。”陈毅再次冷静下指令:“必须确认清楚,等他们完全脱离高桥再出击。”
展开剩余55%叶飞迅速向指挥部报告情况:“根据敌军行进的间隔,翁达的后卫部队应该已经过了高桥。”陈毅立刻下令:“出击!确保一网打尽,不放任何人逃脱!”
叶飞的第一纵队如猛虎出笼,迅速冲向敌军,韩军瞬间陷入混乱。到了晚上8点,战场恢复了短暂的寂静,叶飞的部队缴获了一个带血的风雨衣,衣服上绣着翁达的名字,标志着翁达所在的独立六旅全军覆没。陈毅随即指示第二纵队插入韩军的349旅与89军预备队之间的空隙,切断敌军的退路;与此同时,第一纵队各团也根据战斗的进展,迅速向东穿插,绕过敌军的分界线,包围了89军军部、349旅和33师。
5日上午,陈毅指挥的第一、第二纵队对89军展开了猛烈攻击,同时第三纵队从黄桥发起反攻。胜利接踵而至,最终,韩军反共的骁将李守维在撤退途中死于八尺沟。黄桥决战胜利后,敌军的伤亡极其惨重,许多士兵在混乱
发布于:天津市配资操盘开户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