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十月一日,法国海军在专属经济区的边缘,上演了一出令人瞠目结舌的“海上劫掠”。他们悍然扣押了一艘悬挂着第三国旗帜的超级油轮——“长滩岛”号。这艘巨轮非同小可,排水量高达十一万吨,船上满载着七十五万桶原油,正航向印度。然而,这艘庞然大物的真正东家,却是俄罗斯。
法国人的行动可谓是霸道至极:十二名全副武装的特种兵,乘坐直升机,利用绳梯强行登上油轮,将这艘巨舰强行押解至法国西部的圣纳泽尔北约海军基地。
法国总统马克龙为这次行动给出的理由——声称该船隶属于俄罗斯的“影子舰队”,并臆测该舰队为俄罗斯战争努力筹集了数百亿欧元,贡献了约40%的资金——纯属无稽之谈,简直是强词夺理。法国海军的解释更是离谱,他们声称该船在靠近丹麦水域时遭遇无人机干扰,便怀疑其参与了“混合战争”,这种牵强附会的借口一目了然,其真实意图无非是想扼住俄罗斯的能源经济命脉。
面对这一挑衅,俄罗斯自然不会坐视不理。普京态度强硬,直斥法国此举等同于海盗行径。毕竟,油轮悬挂他国旗帜,航行在公海上,法国有何权力进行扣押?普京更进一步发出警告,此番举动恐将引爆军事冲突的导火索。
展开剩余62%然而,戏剧性的转折随之而来:法国登船搜查后,赫然发现船长竟然是中国公民!法国方面最初声称,这位中国船长及其大副“拒绝提供船舶国籍证明”,遂将其短暂拘留。但随着普京的强硬威慑升级,法国终于“怂了”。在巨大的外交压力下,他们不得不释放了中国船长和大副,并放行了油轮。
这艘全长两百四十四米的油轮,在被扣押不到三天后——从十月一日到三日——便重新踏上航程,继续驶往苏伊士运河,向印度交付原油。
法国原本寄望于以“非法运输”或“国籍模糊”等借口,在反俄行动中扮演一个强硬角色,企图挽回颜面。然而,结果却是弄巧成拙,最终落得个骑虎难下的尴尬境地。货物未能扣下,船员也被释放,场面着实难堪。马克龙事后嘴硬地声称“哪怕是短暂扣押也起到了威慑作用”,但这更像是自我安慰的笑话。
“影子舰队”在国际航运中本就普遍存在,船舶的船籍和国籍认定过程极为复杂,俄罗斯在航运操作上的老练程度也不容小觑。法国最终不得不放行,普京的威慑固然是一方面因素,但中国船长身份的出现,是促使法国迅速妥协的关键。若继续扣押,法国将同时得罪中俄两个大国,这是其无法承受之重。毕竟,中法两国在2024年双边货物贸易额已达5662.52亿元人民币,频繁的货运往来直接关乎法国自身的商业利益。
法国这场所谓的“执法行动”最终以一场闹剧收场,不得不放人放船。而这场闹剧的荒谬性,甚至意外促成了中俄在被动局面下的合作,中国船长无意间充当了俄罗斯的“挡箭牌”,这一切的“功劳”,都应归于法国这次可笑至极的鲁莽行径。"
发布于:江西省配资操盘开户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